谭 慧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四个定力”是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应有之义,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增强“四个定力”,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想锤炼从严,增强政治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政治定力是党员干部思想上的“舵”,是党员干部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政治定力”,强调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政治定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信仰信念不坚定往往是因为理论掌握不够扎实,对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还没学到位,导致心存疑虑,看不清、把不准前进道路。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让科学理论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定盘星”。增强政治定力还要勇于躬身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增强政治定力摆在突出位置,深学细悟《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主动对标对表党规党纪和党章的各项原则要求,不断校正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作风养成从严,增强纪律定力。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定力是党员干部最好的“安全带”,保持纪律定力是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党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他特别把“有纪律”放在最前面,就是因为“有纪律”是决定党能否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他还指出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定力就要求党员干部在面对风险考验、利益冲突、诱惑干扰时,能够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党纪党规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纪律底线是党员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纪律底线,不触碰、不逾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使铁的纪律成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因此,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纪律规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强化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的自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而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自我约束从严,增强道德定力。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定力是党员干部行动上的“准星”,是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的能力,是能够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慎独慎微、心存敬畏的能力,是在面对诱惑或身处困境时依然坚守道德底线的能力。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如何应对诸多挑战和各种各样的诱惑,考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道德定力。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坚持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人乐意付出自己的一切,这是道德定力之依托。党员干部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价值旨归,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明确日常言行的衡量标尺,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用实际行动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修身律己从严,增强抵腐定力。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抵腐定力是党员干部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火墙”,是在抵御腐败侵蚀方面应具备的坚定立场和强大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督促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党的纪律建设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规定了党的各项纪律和执纪依据,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知纪明纪的必修教材和守纪执纪的行为准则。要学深学透学到位,切实用以校正思想和行动,时刻提醒自己明纪律、不逾矩,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要自觉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各项规定,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将党的纪律规矩落实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清远市委党校)